2022-04-11 11:05:45 热度:

什么是真正好的语文课?

什么是真正好的语文课?我想,各位专家、名师会有无数种定义。在这众多的标准中,如果只能选一条,那我一定要说:好的语文课,一定是充分唤醒学生,学生真正思考起来,参与进来,在课堂上活起来,燃起来,火起来的语文课。真的很开心也很庆幸,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能感受到这样的灵动自然和畅快开怀。这里,我想把最典型,印象最深刻的几个教学镜头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爱需要双向奔赴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的标题就让我沉醉。我们的整个人生不就是在走一步,再走一步吗?先得勇于尝试,迈开步子,哪怕是一小步,然后一步、两步、五步……渐入佳境,慢慢走向看得见的幸福。

课堂上,当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到“脱险”部分时,我们有一个特别惊喜的发现:“我”的“变化”和“父亲”的“不变”。

(一)我的“不”与“行”

师:下面,我们看到“脱险部分”,请大家细读“我”和“父亲”的表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这一部分的“我”集中体现了标题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也就是说,你觉得“我”是有变化的,请具体阐释一下。

生1:脱险之初,“我”趴在悬崖上,神情恍惚,疲劳麻木,父亲的出现,也没给“我”带来多少惊喜,“我”当时想的是: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当时“我”并不觉得父亲的出现能给“我”带来什么希望。

师:说明当时“我”处于自我否定并且拒绝他人的状态,大家有没有发现最开始我说得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

生2:“我”说得最多的字就是“不”,比如“我不行!”“不,我不行!我做不到!”“我”的内心几乎完全处于封闭的状态。

师:刚刚第一位同学说“我”是有变化的,那后来呢?

生3:后来,慢慢地,“我”开始行动:慢慢地挪动脚、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

生4:不仅如此,“我”的态度和语气也发生了变化。我说:看到了。我照做了,再一次,我做到了。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

生5:“我”逐渐打开了心扉,战胜了自己的怯懦,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师:嗯,“我”是有变化的,“我”成长了,那父亲呢?

(二)父亲的温柔与坚定

生6:文中的父亲是一如既往平和而坚定,当时,天上已亮起了星星,我们不知道“父亲”已经慌不择路地找了孩子多久,但当看到趴在悬崖上的儿子时,他没有表现出焦急与惊讶,而是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现在,下来,要吃晚饭了。”然后就温柔而耐心地引导孩子,他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字眼:“这个你能做到”“这就是你要做的”。

师: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父亲是一如既往的温柔而坚定。“这就是你要做的”一句,父亲说了三次,大家觉得应该重读哪个字?

生7:我认为应该重读“这”,因为“这”表明爸爸提醒“我”面对现实,着眼当下,不可逃避,而且“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就自然而然消除“我”的恐惧。(分析完,孩子试着朗读,稍微强化了“这”的音,但又不能读得过重,否则就不能体现父亲的温和。)

生8:我觉得也可以重读“就是”这个判断动词,强调按照父亲指引的方式去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容置疑,无需辩驳的现状,我别无选择,只能行动。

师:你的眼光很新颖具体,而且理由充分,请模仿当时父亲的口吻,读读这句话。(生8读,读得平和而坚定。)

生9:“你”这个字,也可以加强一下。父亲的意思是:爸爸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剩下就全靠你自己啦。(生笑)。

生10:我觉得“要做的”也很重要。父亲的潜台词是:不要怕,相信我,你只要行动起来就会有转机。(同学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我也情不自禁鼓起掌来)同学们,你们的发现太有价值了,杨老给你们一个主问题作为支点,你们却撬起了浩瀚的星球。你们刚刚的即兴发言,也完美地诠释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你们点赞。

师:文中的“我”和“父亲”都深爱的对方,这种爱需要父亲温柔的坚持,也需要“我”大胆的尝试,更需要双向的奔赴,唯有如此,彼此的情谊才会进一步,再近一步。

矛盾处定有玄机

(一)《猫》之用词矛盾

在教学《猫》一文,毫无疑问,我们会把重点放在对第三只猫的解读上,因为第三只猫死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因为这只猫让“我”经受了灵魂的拷问、良心的谴责,也仿佛让我们读者认识到人心的丑恶。

在引导学生分析“我”的主观臆断时,我问孩子:从哪些矛盾的字眼,你可以判断出“我”对第三只猫是有偏见误解的?

生1:我发现作者特别喜欢用“好像”和“一定”这一组表示推测和肯定的反义词。比如这一句: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这是我主观认为它性格不活泼,但是从后文我们可以知道,其实第三只猫并不是天生的忧郁,它也试图讨好我们: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就说明它也喜欢亲近我们,也希望引起我们的关注。但是我们呢?主观认为它长得丑,性格忧郁,后来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我们不仅没有同情她,关爱他,反而态度坚决地更觉得它难看了。第三只猫作为流浪猫,它的身世已经够凄惨的了,但是我们一家没有给予它更多的关爱,而是特别嫌弃它。

生2:还有这里也很矛盾:当妻子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这是作者通过猫的表现,推测猫可能对芙蓉鸟感兴趣,但是妻子就马上说:“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又在这样的矛盾中,发现了作者一家对第三只猫的嫌弃。

生3:我也发现一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却肯定地愤怒地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用的是反复的修辞,感叹的语气。妻子也说“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用的是强烈的反问句式。“我”和妻子都没在现场看到猫,居然就异口同声地坚决地断定凶手一定是第三只猫,而且态度还极其的恶劣,简直是怒形于色,不可理喻。

师:是啊,就凭着这么一点不能称为线索的线索,“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悲乎,痛乎,猫哉!

生4:打猫的行为真的是让我义愤填膺。文章是这样写的: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也许孤独的猫仅仅是在露台板上享受片刻太阳的温暖,没想到却遭此毒手。“我”为什么不先去看看,弄清楚它的嘴里到底在吃着什么,再行动?“我”居然直接追过去就打。人心险恶,无法可想啊。(同学纷纷点头)

师:这是一篇小说,小说中的“我”是虚构的,是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象征性的人物,作者用这组组矛盾的表达,到底想传达什么?

生5:像这样主观臆断、歪曲事实的现象,在社会上时常发生。

生6:眼见都不一定为实,何况仅凭内心的猜测,我们一定要通过现象去挖掘背后的原因,不错怪,不冤枉,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生7:有时,人自以为是万物之灵而沾沾自喜,没有给予动物应有的尊重和关爱,这是人类的缺陷。

生8:我更感动于郑振铎自我剖析的勇气,别人不能写或者不敢揭露的人性的丑恶,他却能够去反映,去反思,所以这有可能也是作者想表现的吧:知识分子要勇于反思。

师:恭喜大家,通过这一个环节,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解读文章的方法,那就是矛盾分析法,从反常处探究人物心理,挖掘文章主旨。

(二)《阿长与<山海经>》之标题矛盾

七下三单元的单元导读提示: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等方面把握文章的重点。所以在执教《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我首先让同学们分析标题的特别之处。

生1:我认为标题包含了两个矛盾的个体。阿长是“我”在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她谋死“我”那隐鼠时,“我”就叫她阿长。而《山海经》是她告假回来以后的四五天,给我特地买来的书,这使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这是两种情感的对比。

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看到了事物背后隐含的情感,同学们还发现了其他的矛盾点吗?

生2:我觉得这是“平凡”与“伟大”的对比。阿长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保姆,连名字都没有,而《山海经》是包含着上古地理、历史、神话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所以是一部伟大的书籍。

生3:我有两个发现。(同学们都很惊讶)“阿长”概括文章前半部分的内容,代表的是枯燥。而《山海经》主要在文章后半部分出现,代表的是浪漫与遐想。从文章前半部分可知,阿长有很多令“我”厌烦的地方: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元旦有很多烦琐的礼节等,让作者感觉非常麻烦,无法可想。而《山海经》充满神奇色彩,让我渴慕已久,对知识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是“我”心爱的宝书。

师:你有勤于发现的眼睛和乐于思考的头脑,更会精准表达,你从内容和特点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有理有据,非常棒。

生4:我觉得两个名词也有低俗与高雅的区别,特别是阿长庄重严肃地讲述长毛的故事时,让成年的“我”感觉特别的愚昧粗俗,而《山海经》勾勒出的是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载体。

师:综上所述,把这二者放到一起,实在是奇怪至极。但这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这样的安排,体现了鲁迅怎样的写作意图呢?

生5:没文化的阿长买《山海经》,更能突出阿长买《山海经》的艰难。

生6:强调了阿长对我的关爱,对我的体察,照应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她却能够做成功,她却有伟大的神力”一句。

生7:就更能说明阿长不仅是我的保姆,甚至比我的朋友、母亲更加在乎我的感受。

生8:所以,作者才如此感谢阿长,在阿长辞世三十多年后,专门为她写文章纪念她,感激她、怀念她,使主题更加深刻。

师:同学们从形式到内容到情感到主题来分析标题的妙处,这就完成了本单元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从标题把握文章的重点。同学们,这就叫深度阅读,是走入文本深处的阅读,是见自我,见众生,见天地的阅读。

   同学们对于文章题目的分析,让我实在沉醉。我想,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一旦打开,就会涌动着无尽的妙想与深思。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找到那把打开思想闸门的钥匙。

创新形式换新貌

   在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形式可以是多样的。问答式、朗诵式、写作式、聊天式、讲座式、表演式、竞赛式……只要是能够促进学生思考的语文教学活动都是有效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在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永远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期待和兴趣。

一、初读感悟话《老王》

师:通过预习,大家对《老王》一文的内容比较熟悉,请大家用一个词来表达初读之后的感受,并做适当阐释。

生1:我的第一感觉是“不幸”,因为文中的老王贫穷、孤苦伶仃、还身患残疾、更有人说他不老实,侮辱他,连他唯一信任的作者一家,也并没有把他当作真正的朋友和家人,所以我认为老王很不幸。

师:你的观点,正好紧扣文中最后一句话的“不幸者”,说明你很会抓文中的中心词。最后一句是这样说的: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那么谁是哪个幸运的人?

生齐声说:杨绛。

师继续追问:杨绛真的幸运吗?

生2:我认为她也不是很幸运。比如文中说: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注释说干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干部集体下放劳动锻炼的场所。说明作者一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打击。

生3:“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作者说得很隐晦,我推测,当时钱钟书应该是受到了红卫兵的迫害。而且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识分子不仅受到身体的摧残,灵魂、尊严更是受到无情的蹂躏。

生4:同样在第六段: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这句话固然说明了老王对我们一家的关心,但他不愿意收钱,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也能隐约表现出杨绛当时并不有钱。

师:同学们的理由很充分呢,也就是说这里的“不幸”,不只是指作为底层劳动人民的老王的不幸,也有作为知识分子的杨绛一家的不幸。

生5:所以这里的“不幸”也隐射了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不幸。

生6:我读到的是“遗憾”。老王在临死前,不知道杨绛领受了他的谢意,也没有得到杨绛一家作为亲人的温暖的回应,这是老王的遗憾。而杨绛在老王死后,一直心上不安,她一直因为没有真正关心老王,而是用钱去侮辱老王而悔恨,也一直活在遗憾之中。

师:对于你的观点,我深以为然,这是老王和杨绛深深的遗憾,无法弥补的遗憾啊。

生7:我感受最深的一个词是“珍惜”,珍惜相处的时光,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就像那句诗写的一样“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生8:我觉得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我们从文章中可以看到,杨绛其实已经非常关心老王了。乘客不愿坐老王的车,而作者常去照顾老王的生意,与他说着闲话。文中三次写到“我”付钱给老王,正是表现了作者不希望老王吃亏,尽量给予老王关爱。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生9:正因为作者做得已经够好了,但却一直“不安”,依然“愧怍”,而且还专门写一篇散文来表达她的愧怍,我深深感动于知识分子的“勇于自我反省”的良知。

    大半节课就在学生聊天式的发言中度过了,其实,他们分享的初读感受,已经涵盖了很大一部分教学内容。所以我想,语文课堂不需要总是师问生答、步步为营,有时候轻松地聊天也未尝不可。

二、课本表演《卖油翁》

解决了《卖油翁》一文的字词,梳理了文意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我灵机一动,何不来一次即兴的课本剧表演。陈尧咨和卖油翁性格鲜明,形象各异,而且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四个回合从暗藏危机到一触即发,紧接着冲突升级,到最后的矛盾化解,简直是环环相扣,扣人心弦,特别适合表演。说着就让孩子们先私下两两组队,分角色预演。一分钟后,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全班三分之二的同学都踊跃地举起了手。一时间有点让我不知所措。我先请了一组平时比较腼腆的孩子,他们拿上书,边看边读边表演,虽然略显紧张,但已经让同学们大笑不止,让我刮目相看了。然后我又请了一名男生,一名女生,表演陈尧咨的男生,那恃才傲物、趾高气昂的架势着实让我们震惊。而表演卖油翁的女生稍微怯懦了些,失了气定神闲的淡然。随着一组又一组的同学上台表演,孩子们的热情更加高涨,在吸取前一组的经验的基础上,孩子们的表现也越来越好。直到最后一组,两个意气风发的男生,把书一放,胸有成竹地上台。

生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读得字正腔圆,一边做出射箭瞄准的动作,一边还给自己竖起大拇指,一副志得意满的模样。)

生乙: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此生身材较胖,但是我们班朗诵小天才。他悠悠读来,做出放下担子的动作,然后缓慢地站起来,斜着眼睛看生甲,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生甲: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生甲气势汹汹地走向生乙,指着生乙大声质问道。)惟妙惟肖的表演,笑得我拿相机的手都在颤抖。

生乙: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生乙也不甘示弱,慢慢逼向生甲,但语气是平和而淡然的。)

生甲: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生甲怒不可遏,拍着大腿大发雷霆地怒斥。)此刻全班已经笑得东倒西歪了。

生乙:翁曰:“以我酌油知之。”(捋着虚拟的胡须慢慢回答)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整个过程不卑不亢地读来,然后就地取材、行云流水,表演倒油绝活。生甲也没有闲着,瞪大眼睛,凑近“葫芦”,惊恐地看着)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生乙缓缓站起,拍拍生甲的肩膀悠然说道。)

生甲:康肃笑而遣之。(生甲尴尬地笑笑,摆摆手,打发生乙离开。)

这个环节是课前没有预想到的,但孩子的表现超乎我的想象。也许孩子本来就是天生的表演家,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缺少一个舞台。

我沉迷于这样的语文课,这样师生恣意成长、互相成全、教学相长的语文课。语文课也许不需要有那么多刻板的设计,不需要照着教参把每个重点知识都灌输给学生,更不需要教师像一个高傲的指挥家,站在高处,让学生配合老师的一颦一笑。也许,我们教师只需要走过去,和孩子们融为一体。

下一篇:网课的感想

真正好语文课

推荐阅读

学习“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胸中有全局,要对教材从大处着眼,看整体性,从每一单元特点,看整体性。部编版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人文主题,都有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更利于我们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在对一个单元整体教学时,一定要把单元里的每一篇课文看成是阅读例文,紧紧抓住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对学生进行听、读、说、写训练,要为本单元的习作服务,不能只为学课文而教课文。单元整体教学应该总揽全局,整体设计教学内容,整合单元难点、要点,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广的空间去阅读、感悟、实践,让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知识,在感悟中掌握方法...[详细]
2022-05-17
理清讲透,提高课堂效率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百日冲刺的号角已奏响,语文复习进入紧张阶段。学生的记忆量加大,前期记忆的内容,到后期往往忘记,重新复习时间不允许,最后让学生抓得依然只是最核心的内容、主旨、写法与赏析。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理清讲透,搭建文本与主旨、写法的桥梁,让学生理解掌握记牢,后期把精力放在融会贯通,补弱提升上是否会更好呢? 一、故事铺垫 课前故事激趣,为内容理解铺垫。《陋室铭》课前故事:刘禹锡三移居室,当年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和州知县故意把先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详细]
2022-05-10
〔教师随笔〕阳光里的感动
下了一周的雨,今天终于看到了太阳明媚的笑脸,吃完饭,顾不得午后太阳的毒辣,骑上车子,带上儿子,直奔北区的养生园! 雨后的弘农河水面上涨了许多,滚滚的河水简直要舔着桥洞的顶端了,但是那些翠绿的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却闪烁着亮亮的光泽,有一股迷人的魅力。 将近养生园,路边已停放着许多车辆了。 看来,雨天中局促一室之内不得而出又憋闷坏了的人远远不止我一个了。 这情景更激励着我,飞奔到了园门口。 刚迈入园门,初夏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大胆而浓烈。 碧绿的草坪上或三五一簇,或零零散散分布的全是雨后新生的蘑菇,远远望去煞是...[详细]
2022-05-09
〔教师随笔〕宁静致远 向善而行
一直比较喜欢魏书生老师提出的松静匀乐的工作生活理念,闲暇时又在网上看到了魏老师的一段讲座视频,再一次被深深感染。松静匀乐这四个字,就像灵丹妙药般治愈了我,使我沉闷而又紧绷的心灵得到了放松宁静快乐。 走进校园,松静匀乐;开始备课,松静匀乐;走进教室,松静匀乐;处理矛盾,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每天都感觉你是全世界最轻松的人,心灵最宁静的人,呼吸最均匀的人,情绪最快乐的人。人生至此,岂不乐哉!松静匀乐体现的是人身心的极度和谐状态,只有在放松冷静愉悦的心境下,人才能高效地工作学习。心浮气躁,心绪不宁,必然会...[详细]
2022-05-05
支教个人总结:我的支教故事
再来乡间恍惚已是半年! 时间过得好快,记得刚来时,好友说今年你要好好写点东西,那时也踌躇满志,但一进入学校,就好长时间没有再写了。 是心归于平静,还是懒惰作祟?只知道,不,都不是,是所有的精力都在忙于这些乡下的孩子们! 半年时间,和这些农家孩子日日相处,发觉这些孩子的智商并不低于城里孩子,缺失的就是那一份家庭言传身教的濡染和熏陶。 董若涵是一个聪明的课代表,对事情有着自己比较成熟的想法,思维敏捷,敢说敢做,认真负责。 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老师也有做错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大胆地指出来,...[详细]
2022-04-29
情境教学法:什么是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
一、在情境中学语文 情境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语言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语言学习与语文生活环境的教学模式。 它以情为经,将学生的兴趣、特长、志向、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养融入语文教学;以境为纬,通过创设各种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拉近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书上的语文成为生活的语文,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途径,让语文教学活了起来。 灵宝市实验二中孙玉花老师执教的《范进中举》,填一张范进的履历表,让学生谈谈填后的发现;排演一个课本剧,让学...[详细]
2022-04-26
《说“木叶”》札记
今天怼教参。 部编教材配套教参,在《说木叶》一文的解读上说: 这篇文章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说起,结合大量古诗名句对木叶树叶等的不同艺术特征及其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指出诗歌语言的精妙不止在于凭借显在的和外露的意义,而更在于他的潜在的意义或者说暗示性。(107页) 这个说法不是很妥当。 如果我们把《说木叶》这篇文章看成是议论文,那么文章最后的总结段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观点: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详细]
2022-04-12
网课的感想
网课的感想 自从接到疫情停课的消息,最为繁忙的要数老师。挖空心思地备课磨课,希望传授真知兼顾趣味。其实设计一堂课,从反复阅读文本,到思路清晰,打磨语言,拍摄视频,精致剪辑一系列流程下来,即使二三十分钟,也是平时备课量的数倍。所以凌晨一两点办公室灯火通明是常态。 老师们付出如此多的心血,孩子们的反应如何呢?通过《网课二三事》《网课的得与失》《网课生活》《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等一系列旁敲侧击的作文,我们还是窥见了孩子们的真实学习状态。 网络课堂虽有趣,但又不及人情味儿有趣。每天反反复复做的事情就是听网课做核...[详细]
2022-04-12
什么是真正好的语文课?
什么是真正好的语文课?我想,各位专家、名师会有无数种定义。在这众多的标准中,如果只能选一条,那我一定要说:好的语文课,一定是充分唤醒学生,学生真正思考起来,参与进来,在课堂上活起来,燃起来,火起来的语文课。真的很开心也很庆幸,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能感受到这样的灵动自然和畅快开怀。这里,我想把最典型,印象最深刻的几个教学镜头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壹 爱需要双向奔赴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的标题就让我沉醉。我们的整个人生不就是在走一步,再走一步吗?先得勇于尝试,迈开步子,哪怕是一小步,然后一步、两步、五步...[详细]
2022-04-11
名著阅读:让名著阅读丰盈生命
我发言的题目是《让名著阅读丰盈生命》 我会分三部分来讲,一是缘起,二是我的名著阅读课例,三是让阅读丰盈生命。 我是怎么开始名著阅读研究的呢?还是想从海报的照片讲起,照片拍于2019年的暑假,那是我去了山东淄博,离烟台不远,刚好有一天半的空档时间,我就去了晓琳姐家,忠玉也去了,照片就是那时照的。那时我微写作的研究告一段落,不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专栏就写了几期读书笔记。没想到晓琳姐发现了,直截了当地跟我说:你现在的研究方向有问题。你不能这样光看书,我当时也看了很多书写了很多读书笔记,花了几年,但用处不大,你不...[详细]
2022-04-10
不想当司机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不想当司机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前文《考驾照这件事儿》本来是写别人,结果一不留神写了自己,心里惴惴然。于是发誓下一篇书归正传,没想到晋城解封,春天推门而入,惊喜之余,便请玉兰花入文。没办法,要为春天让路,总得知道春天是怎么来的。 这次不扯别的,咱接着说开车和教书。 这两件事儿似乎不挨着,至少没什么紧密关联。细细想来,却又有许多相通之处。 开车有规矩,教书也是。 当年教练讲笑话,说他们一帮老司机参加培训,第一项内容是怎样正确上下车。拉开车门,右脚迈进车里,右臀部先坐上去。这不废话吗?就咱这车子,你左脚先上去试试...[详细]
2022-04-10
  • 网课的感想
    网课的感想 自从接到疫情停课的消息,最为繁忙的要数老师。挖空心思地备课磨课,希望传授真知兼顾趣味。其实设计一堂课,从反复阅读文本,到思路清晰,打磨语言,拍摄视频,精致剪辑一系列流程下来,即使二三十分钟,也是平时备课量的数倍。所以凌晨一两点办公室灯火通明是常态。 老师们付出如此多的心血,孩子们的反应如何呢?通过《网课二三事》《网课的得与失》《网课生活》《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等一系列旁敲侧击的作文,我们还是窥见了孩子们的真实学习状态。 网络课堂虽有趣,但又不及人情味儿有趣。每天反反复复做的事情就是听网课做核...
  • 不想当司机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不想当司机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前文《考驾照这件事儿》本来是写别人,结果一不留神写了自己,心里惴惴然。于是发誓下一篇书归正传,没想到晋城解封,春天推门而入,惊喜之余,便请玉兰花入文。没办法,要为春天让路,总得知道春天是怎么来的。 这次不扯别的,咱接着说开车和教书。 这两件事儿似乎不挨着,至少没什么紧密关联。细细想来,却又有许多相通之处。 开车有规矩,教书也是。 当年教练讲笑话,说他们一帮老司机参加培训,第一项内容是怎样正确上下车。拉开车门,右脚迈进车里,右臀部先坐上去。这不废话吗?就咱这车子,你左脚先上去试试...
  • 理清讲透,提高课堂效率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百日冲刺的号角已奏响,语文复习进入紧张阶段。学生的记忆量加大,前期记忆的内容,到后期往往忘记,重新复习时间不允许,最后让学生抓得依然只是最核心的内容、主旨、写法与赏析。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理清讲透,搭建文本与主旨、写法的桥梁,让学生理解掌握记牢,后期把精力放在融会贯通,补弱提升上是否会更好呢? 一、故事铺垫 课前故事激趣,为内容理解铺垫。《陋室铭》课前故事:刘禹锡三移居室,当年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和州知县故意把先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
  • 〔教师随笔〕宁静致远 向善而行
    一直比较喜欢魏书生老师提出的松静匀乐的工作生活理念,闲暇时又在网上看到了魏老师的一段讲座视频,再一次被深深感染。松静匀乐这四个字,就像灵丹妙药般治愈了我,使我沉闷而又紧绷的心灵得到了放松宁静快乐。 走进校园,松静匀乐;开始备课,松静匀乐;走进教室,松静匀乐;处理矛盾,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每天都感觉你是全世界最轻松的人,心灵最宁静的人,呼吸最均匀的人,情绪最快乐的人。人生至此,岂不乐哉!松静匀乐体现的是人身心的极度和谐状态,只有在放松冷静愉悦的心境下,人才能高效地工作学习。心浮气躁,心绪不宁,必然会...
  • 学习“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胸中有全局,要对教材从大处着眼,看整体性,从每一单元特点,看整体性。部编版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人文主题,都有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更利于我们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在对一个单元整体教学时,一定要把单元里的每一篇课文看成是阅读例文,紧紧抓住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对学生进行听、读、说、写训练,要为本单元的习作服务,不能只为学课文而教课文。单元整体教学应该总揽全局,整体设计教学内容,整合单元难点、要点,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广的空间去阅读、感悟、实践,让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知识,在感悟中掌握方法...
  • 情境教学法:什么是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
    一、在情境中学语文 情境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语言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语言学习与语文生活环境的教学模式。 它以情为经,将学生的兴趣、特长、志向、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养融入语文教学;以境为纬,通过创设各种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拉近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书上的语文成为生活的语文,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途径,让语文教学活了起来。 灵宝市实验二中孙玉花老师执教的《范进中举》,填一张范进的履历表,让学生谈谈填后的发现;排演一个课本剧,让学...
  • 支教个人总结:我的支教故事
    再来乡间恍惚已是半年! 时间过得好快,记得刚来时,好友说今年你要好好写点东西,那时也踌躇满志,但一进入学校,就好长时间没有再写了。 是心归于平静,还是懒惰作祟?只知道,不,都不是,是所有的精力都在忙于这些乡下的孩子们! 半年时间,和这些农家孩子日日相处,发觉这些孩子的智商并不低于城里孩子,缺失的就是那一份家庭言传身教的濡染和熏陶。 董若涵是一个聪明的课代表,对事情有着自己比较成熟的想法,思维敏捷,敢说敢做,认真负责。 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老师也有做错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大胆地指出来,...
  • 名著阅读:让名著阅读丰盈生命
    我发言的题目是《让名著阅读丰盈生命》 我会分三部分来讲,一是缘起,二是我的名著阅读课例,三是让阅读丰盈生命。 我是怎么开始名著阅读研究的呢?还是想从海报的照片讲起,照片拍于2019年的暑假,那是我去了山东淄博,离烟台不远,刚好有一天半的空档时间,我就去了晓琳姐家,忠玉也去了,照片就是那时照的。那时我微写作的研究告一段落,不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专栏就写了几期读书笔记。没想到晓琳姐发现了,直截了当地跟我说:你现在的研究方向有问题。你不能这样光看书,我当时也看了很多书写了很多读书笔记,花了几年,但用处不大,你不...
  • 〔教师随笔〕阳光里的感动
    下了一周的雨,今天终于看到了太阳明媚的笑脸,吃完饭,顾不得午后太阳的毒辣,骑上车子,带上儿子,直奔北区的养生园! 雨后的弘农河水面上涨了许多,滚滚的河水简直要舔着桥洞的顶端了,但是那些翠绿的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却闪烁着亮亮的光泽,有一股迷人的魅力。 将近养生园,路边已停放着许多车辆了。 看来,雨天中局促一室之内不得而出又憋闷坏了的人远远不止我一个了。 这情景更激励着我,飞奔到了园门口。 刚迈入园门,初夏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大胆而浓烈。 碧绿的草坪上或三五一簇,或零零散散分布的全是雨后新生的蘑菇,远远望去煞是...
  • 什么是真正好的语文课?
    什么是真正好的语文课?我想,各位专家、名师会有无数种定义。在这众多的标准中,如果只能选一条,那我一定要说:好的语文课,一定是充分唤醒学生,学生真正思考起来,参与进来,在课堂上活起来,燃起来,火起来的语文课。真的很开心也很庆幸,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能感受到这样的灵动自然和畅快开怀。这里,我想把最典型,印象最深刻的几个教学镜头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壹 爱需要双向奔赴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的标题就让我沉醉。我们的整个人生不就是在走一步,再走一步吗?先得勇于尝试,迈开步子,哪怕是一小步,然后一步、两步、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