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6 17:44:05 热度:

“状元之乡”江苏奠基者范仲淹

江苏自古人文荟萃,仅就各类考试而言,可谓“考霸”迭出,光是苏州一地,由唐代至清代就出了近3000名进士和50名状元,堪称“状元之乡”。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这50名状元中,有20余名都出自苏州文庙府学。而它的奠基者,则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

 



苏州文庙(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很多人对范仲淹的印象,大概还停留在那篇曾经让人背到“头秃”的《岳阳楼记》,但其实,范仲淹不止是一位文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也是一位“斜杠青年”。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下半年,范仲淹奉命出任苏州知州。

 

他“典乡郡,因州人朱公绰等请,以闻于朝。二年,诏苏州立学,仍给田五顷”,作为兴办府学的经费,他还捐赠土地建筑校舍。

 

当时的府学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是北宋第一所官办州府级学府,也是苏州文庙的前身。

 

范仲淹(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在府学里,范仲淹管教学生很严,对于学生的作息有明确规定,同时自己住在学校,方便检查。这令曾经住校的小编不禁回想起当年被查房支配的恐惧~

 

有一次,他去查夜发现有学生提前睡了,他问学生为什么不遵守制度,学生说“倦了,歇一歇”,范仲淹便又问他睡觉之前读了什么书,学生说了书名,但对于范仲淹提的有关这部书的问题一个都答不上来,这位学生因此受到了处罚,可见范仲淹治学之严格。

 

苏州文庙(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另外,范仲淹也深知明师的重要性,因此特意延聘著名教育家胡瑗为首任教席,胡先生的“分斋教学”对教育史影响深远。

 

“分斋教学”其实就是现在分专业教育的雏形,不同的学生按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教学。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

 

胡先生因材施教,设经义和治事两斋。同时提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树立表率,就算是大热天,老师们也必须穿公服坐堂上;老师要把学生当做子弟,当然学生也应该把老师当做父兄。

 

此后学子纷纷前来,“厥后登科者逾百数,多至显达”。苏州人才辈出,登科者不绝,据《吴郡志》卷二十八记载,自苏州府学创办以来,北宋时期苏州共出进士159名。

 



三太师祠(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范仲淹建立文庙府学开创了苏州教育史的先河,首开地方学校实学之风,促使地方学校与科举制接轨。苏州文庙府学的碑刻也对范仲淹兴学的功绩大为褒扬。

 

“天下州县之学,莫盛于江浙,江浙之学,莫盛于吴。宋景祐间,范文正公守乡郡,始割南园地而创为之,又择沃壤为赡学田。及公参预大政,首为仁宗言诏州县皆立学,然则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也。”

 

苏州范仲淹纪念馆碑楼

(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在范仲淹的建议下,仁宗最终下令将他在苏州的兴学经验在全国推广。

 

范仲淹的初衷是改革偏于记诵的科举制度、广开科举取士之路,虽然随着庆历新政的失败而没有达成,但地方兴学势不可挡,州学与县学发展迅速,到北宋末年地方学校成为士子参加科举的必由之路,州学与县学成为科举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胡瑗创立的“安定学法”也首先在太学中推广,在当时受到士子的热烈欢迎。从此以后,从太学到地方学校的教学,都以经学为主,词赋、策论为副,为科举制度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元代著名学者柳贯:“吴郡有学起范文正公,而学有教法起胡安定先生。当是时,天下固未有学,莅教事者以礼聘不以选授,学非常有则甚重矣。其后文正公条上天章阁十事,仁宗慨然命天下郡县皆立学,又取安定学法为太学法学教,因著为令,至于今不废,其端盖自文正发之,而吴郡实为之权舆焉。”

 

在范仲淹身后,他的心愿在一定程度上达成。

 



宋范文正公岳阳楼记碑复制品

(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倾注了他大量心血的苏州文庙府学,后来几经拓建。

 

北宋初建,称为苏州州学;北宋政和年间,升苏州为平江府,学校改为平江府儒学;到元代,苏州改称平江路,学校随即改名平江路儒学;明清时学校则被称为苏州府儒学,简称苏州府学。

 

明代苏州著名学者吴宽《修学记》:“苏有学于城南,实创于魏国范文正公,更五百年来所以修葺而开拓者,惟贤守是赖,至于今日规模益壮,天下言学者莫过之。故四方贤士大夫之道郡中,以一游其地为快。”

 

明代时的苏州府学东临卧龙街,西倚东大街,南枕新市路,北至书院巷,形成了宏伟的两大建筑群体。东路是以大成殿为中心的文庙建筑群,其中轴线建筑依次为黌(hóng)门、洗马桥、棂星门、四大碑亭(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戟门、大成殿、崇圣祠、腾蛟池、起凤桥。

 

西路是以明伦堂为中心的府学建筑群。其中轴线布局依次为泮宫、学府、钟秀桥、礼门、乡贤祠、范公祠、胡公祠等。

 

苏州文庙府学自范仲淹建立以来在风风雨雨中发展壮大,在士人群体中名声大振,苏州的社会风气也是在这一历史时期逐步由尚武而变为尚文,苏州文庙府学极大地推动了苏州科举的兴盛,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

 



苏州文庙(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范仲淹在苏州施政仅一年多的时间,却为故乡留下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遗产,他为故乡种下文脉的种子,千年以来苏州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弦歌不绝,实为彪炳史册的功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江苏教育博物馆

参考文献:

1.《吴郡志》

2.《宋史》

3.《宋史纪事本末》

4.《范仲淹史料新编》

5.《苏州市志》

6.张晓旭:《苏州碑刻》

7.苏州碑刻博物馆:《儒学碑刻》

8.吴奈夫:《范仲淹治苏政绩考》

9.孙庆:《从苏州文庙府学碑刻探苏州科举之盛》

10.廖志豪:《范仲淹与兴学育才》

范仲淹状元之乡江苏奠基者

推荐阅读

范仲淹家训《家训百字铭》,让范仲淹家族兴旺了八百年
家庭就像一棵树,树干直才能长得高;家庭就像一间房,地基稳才能住得久;家庭就像一条河。河道长才能流得远。 范仲淹先生从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一生积功累德,不疲不厌。他常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他的人生目的。 范仲淹曾留下家训百字铭,他的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到民国初年,八百年不衰。我们一般世间人能够看到三代不衰,很难得了。 1、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古语说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还需父子兵,兄弟间理应相互帮助,相互关心。我们持家立业,必须得...[详细]
2022-04-09
《岳阳楼记》走近范仲淹
走近范仲淹 一连数个夜晚读范文正公仲淹。如观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此刻夜已深,窗外雨潺潺。缓缓地合上《范仲淹传》,犹如合上厚重的千古史书,心里一片静穆。无限的感动,无尽的思索。 闭上眼,静听雨声。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初入仕途的范公在疾风骤雨里查看水情,在汹涌浪头里指挥若定,雨水在他坚毅的脸庞上肆意流淌,然那炯炯目光透过雨雾却看得更远...... 当年他初入仕途,在靠近黄海之滨的泰州西溪监盐仓(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看到旧海堤年久失修,淹没良田,人民苦难深重。于是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详细]
2022-01-04
“状元之乡”江苏奠基者范仲淹
江苏自古人文荟萃,仅就各类考试而言,可谓考霸迭出,光是苏州一地,由唐代至清代就出了近3000名进士和50名状元,堪称状元之乡。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这50名状元中,有20余名都出自苏州文庙府学。而它的奠基者,则是大名鼎鼎的 范仲淹 。 苏州文庙(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很多人对范仲淹的印象,大概还停留在那篇曾经让人背到头秃的《岳阳楼记》,但其实,范仲淹不止是一位文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也是一位斜杠青年。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下半年,范仲淹奉命出任苏州知州。 他典乡郡,因州人朱公绰等请,以闻于朝。...[详细]
2021-12-26
《岳阳楼记》:范仲淹和滕子京关系有多铁?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岳阳楼记今天与您分享范仲淹的经典名篇《岳阳楼记》及背后的故事。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详细]
2021-12-26
范仲淹如何做慈善的?
慈善信托既指慈善理念的信托实现方式,又指信托制度中以慈善为目的的形式,因此,慈善和信托是不可分割的。构成信托需要有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者之间存在伦理关系、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良好的慈善信托应是因道德而生发、因法规而完善、因互信而持久。一个诚信社会需要鼓励委托人的慈悲之心,促使受托人做好利他之举,培养受益人有感恩之情。 (一) 合理安排财富是慈善行为的动因之一。把一部分财富分割出来,用信托的方式世代管理这部分财富,从而实现施惠他人的目的,这种理念其实早就深植于中国历史传统。我们自古以来就有义庄制度,尤...[详细]
2021-12-26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范仲淹经历了什么
庆历六年九月十五,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名动天下的《岳阳楼记》,亦因此得以应运而生。数千年以来,治国平天下一直是读书人终生为之奋斗追求的目标,然而第一次,有人以一种直抒胸臆的方式,于天地间发出如此响彻千古之声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故此文甫一面世,无论当世之人,还是后世之人,少有不为文正公之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品格而折服、倾倒。 曲初奏谐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此是文正公开笔第一句。倘是对宋史,尤其是庆历新政有所了解的人,当知道,与庆历四年春和谪守两词产生联系的又岂止是滕...[详细]
2021-12-26
《岳阳楼记》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
范仲淹代言 1046年,河南邓州。 范仲淹刚下班回家,就听到仆人禀报: 相公,有快递,请您签收一下。 他打开一看,原来是好友滕子京寄来的一幅画, 名叫《洞庭晚秋图》。 画中的洞庭湖,烟波浩渺, 远处的堤岸边,芳草遍地, 一座写着岳阳楼三个字的建筑物,耸立在那里。 这是滕子京的政绩工程, 他想让范仲淹为新建的岳阳楼写一篇推广软文, 好让大家都知道:他为人民做了实事。 这个臭不要脸的东西,做点好事就想留名。 吐槽归吐槽, 毕竟是几十年的朋友了,有要求还得帮忙。 范仲淹铺开宣纸,拿起狼毫笔, 正准备一挥而就的时...[详细]
2021-12-26
  •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范仲淹经历了什么
    庆历六年九月十五,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名动天下的《岳阳楼记》,亦因此得以应运而生。数千年以来,治国平天下一直是读书人终生为之奋斗追求的目标,然而第一次,有人以一种直抒胸臆的方式,于天地间发出如此响彻千古之声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故此文甫一面世,无论当世之人,还是后世之人,少有不为文正公之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品格而折服、倾倒。 曲初奏谐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此是文正公开笔第一句。倘是对宋史,尤其是庆历新政有所了解的人,当知道,与庆历四年春和谪守两词产生联系的又岂止是滕...
  • 《岳阳楼记》走近范仲淹
    走近范仲淹 一连数个夜晚读范文正公仲淹。如观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此刻夜已深,窗外雨潺潺。缓缓地合上《范仲淹传》,犹如合上厚重的千古史书,心里一片静穆。无限的感动,无尽的思索。 闭上眼,静听雨声。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初入仕途的范公在疾风骤雨里查看水情,在汹涌浪头里指挥若定,雨水在他坚毅的脸庞上肆意流淌,然那炯炯目光透过雨雾却看得更远...... 当年他初入仕途,在靠近黄海之滨的泰州西溪监盐仓(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看到旧海堤年久失修,淹没良田,人民苦难深重。于是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
  • 《岳阳楼记》:范仲淹和滕子京关系有多铁?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岳阳楼记今天与您分享范仲淹的经典名篇《岳阳楼记》及背后的故事。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范仲淹家训《家训百字铭》,让范仲淹家族兴旺了八百年
    家庭就像一棵树,树干直才能长得高;家庭就像一间房,地基稳才能住得久;家庭就像一条河。河道长才能流得远。 范仲淹先生从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一生积功累德,不疲不厌。他常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他的人生目的。 范仲淹曾留下家训百字铭,他的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到民国初年,八百年不衰。我们一般世间人能够看到三代不衰,很难得了。 1、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古语说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还需父子兵,兄弟间理应相互帮助,相互关心。我们持家立业,必须得...
  • 范仲淹如何做慈善的?
    慈善信托既指慈善理念的信托实现方式,又指信托制度中以慈善为目的的形式,因此,慈善和信托是不可分割的。构成信托需要有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者之间存在伦理关系、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良好的慈善信托应是因道德而生发、因法规而完善、因互信而持久。一个诚信社会需要鼓励委托人的慈悲之心,促使受托人做好利他之举,培养受益人有感恩之情。 (一) 合理安排财富是慈善行为的动因之一。把一部分财富分割出来,用信托的方式世代管理这部分财富,从而实现施惠他人的目的,这种理念其实早就深植于中国历史传统。我们自古以来就有义庄制度,尤...
  • “状元之乡”江苏奠基者范仲淹
    江苏自古人文荟萃,仅就各类考试而言,可谓考霸迭出,光是苏州一地,由唐代至清代就出了近3000名进士和50名状元,堪称状元之乡。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这50名状元中,有20余名都出自苏州文庙府学。而它的奠基者,则是大名鼎鼎的 范仲淹 。 苏州文庙(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很多人对范仲淹的印象,大概还停留在那篇曾经让人背到头秃的《岳阳楼记》,但其实,范仲淹不止是一位文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也是一位斜杠青年。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下半年,范仲淹奉命出任苏州知州。 他典乡郡,因州人朱公绰等请,以闻于朝。...
  • 《岳阳楼记》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
    范仲淹代言 1046年,河南邓州。 范仲淹刚下班回家,就听到仆人禀报: 相公,有快递,请您签收一下。 他打开一看,原来是好友滕子京寄来的一幅画, 名叫《洞庭晚秋图》。 画中的洞庭湖,烟波浩渺, 远处的堤岸边,芳草遍地, 一座写着岳阳楼三个字的建筑物,耸立在那里。 这是滕子京的政绩工程, 他想让范仲淹为新建的岳阳楼写一篇推广软文, 好让大家都知道:他为人民做了实事。 这个臭不要脸的东西,做点好事就想留名。 吐槽归吐槽, 毕竟是几十年的朋友了,有要求还得帮忙。 范仲淹铺开宣纸,拿起狼毫笔, 正准备一挥而就的时...